迟迟未显露“庐山真面目”的原油期货,终于又有了新进展。
7月29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宣布,原油期货上市筹备再获进展,其交割、检验的国际化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相关规则不久将向全球市场征求意见。
“原油期货的交割检验细则将会体现中国特有的标准。”一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透露,原油期货的标准仓单系统已完成设计并上线测试。各参与机构通过标准仓单系统,分饰国内外客户、会员、交割仓库、海关、交易所等不同角色,就期货交割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了现场模拟操作。
“原油期货推出成功,吸引诸多国内外资金进入,会为中国日后壮大金融市场做出贡献,而且会让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高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海关统计,我国二季度对外原油出口额为零,如此罕见的现象引发了外界关注。
“在这样的局面下,推出原油期货有着非常关键性的意义。”一位市场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尽管原油期货的上市准备已迈入实质性阶段,但外界关注的另一焦点——原油期货交易具体方案的关键细则仍未出台。
“现在最关键的细则是,原油期货采用什么油种为标的,用什么货币去结算。”隆众石化网的原油分析师李彦说。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此前下发给期货公司征求意见的原油期货合约草案设计方案显示,原油期货标的油品为中东含硫原油,API度为32,含硫量为1.5%,有8个基准交割品,但用什么货币结算并没有体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拟定的两套原油期货方案,日前已上报监管部门,正等待审批。
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方案A以美元计价,合约标的油种为中质低硫原油,并对有关品质原油设定相关指标;方案B以人民币计价,合约标的为国内油种,而目前市场较倾向支持方案A。
“据我所知,方案A目前已上报至国务院等待审批。”李彦说。
“在国内原油没有市场化、人民币没有国际化的情况下,这些方案需仔细反复考量。”一位市场人士称,“这也就是为什么原油期货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依然没有上市的原因之一,而且还有很多风险需通过后期细则的补充来进行规避。”
该市场人士提出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先前上市的燃料油期货名存实亡的“前车之鉴。”据了解,上期所的燃料油期货自2012年上市以来出现四次“零成交”的尴尬局面,由此宣告该品种名存实亡。
“燃料油期货上市之初,市场上所有做贸易的都认为有利可图,但后来发现国内市场缺乏定价权,人民币也不够国际化,参与度非常低,期货市场上的变化无人去理会。”李彦说,“监管层可能担心原油期货步燃料油期货的后尘,所以对推出原油期货格外小心而花费了较长时间。”
不过,和政府层面的小心翼翼相比,国内的期货公司已开始“摩拳擦掌”,一些期货公司甚至已提前做好了准备。
据了解,海通期货已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引进海外市场有相关经验的团队;南华期货则利用在外盘交易的优势,已申请成为CME的清算会员,目前还在申请DME清算会员,同时还在香港地区申请了外汇业务牌照。同时,一些海外市场也开始对国内的原油期货市场进行一些相关的筹备工作。